蕪湖地區氣候濕潤多雨,木托盤露天存放時易受雨水侵蝕、紫外線老化、蟲蛀霉變等問題影響。以下提供系統性防護方案,兼顧經濟性與實用性:
一、基礎防潮處理
1. 架空墊高法
采用混凝土條/防腐木方搭建15-20cm高平臺,形成架空層促進空氣流通。若條件有限,可用廢棄輪胎或塑料托盤作支撐基座,避免直接接觸地面積水。
2. 防水覆蓋策略
優先選用中間高、兩側低的A字型苫蓋結構,使用600D以上牛津布配合透氣膜雙層覆蓋。每季度檢查篷布接縫處密封性,建議采用魔術貼+防水膠帶雙重固定,防止雨水滲入。
二、材料強化防護
3. 涂層防護體系
- 預處理:使用銅唑類防腐劑(CA-B)進行加壓浸漬處理,滲透深度需達5mm以上
- 表層處理:涂刷聚氨酯戶外木器漆(建議三底兩面工藝),重點處理端面紋理
- 維護周期:江南地區建議每年雨季前補涂水性木蠟油
4. 物理隔離方案
對頻繁使用的托盤,可采用回收塑料膜纏繞包裝(建議5層交叉纏繞),既防潮又防塵。關鍵接觸部位加裝HDPE防撞條,減少磨損導致的防護層破壞。
三、科學堆碼管理
5. 模塊化堆垛法
實施"井"字形交叉堆碼,單垛不超過8層(約2.4m高),垛間距保持50cm通風道。采用防風網固定垛體,頂層放置配重塊防止篷布掀翻。
6. 環境監控措施
設置簡易氣象站監測溫濕度,當連續空氣濕度>85%時啟動除濕方案。周邊開挖30cm深排水溝并鋪設礫石層,坡度保持3°以上確保排水暢通。
四、生物防治體系
7. 生態防蟲布局
在存放區周邊種植樟樹、苦楝等驅蟲樹種,定期噴灑堿生物殺蟲劑。對于已有蟲蛀跡象的托盤,采用帳幕熏蒸處理(需人員操作)。
8. 霉菌控制方案
每月使用次溶液(有效氯濃度0.05%)進行表面消殺,處理后需充分晾干。梅雨季節可放置生石灰吸濕包(每平米2kg),每兩周更換一次。
五、周期性維護
建立托盤電子檔案,實施二維碼溯源管理。每季度進行承載力檢測,對含水率超過20%的托盤進行烘干處理。建議每年秋冬季開展系統性檢修,更換損壞組件,延長使用壽命至8-10年。
通過上述綜合措施,可使露天存放的木托盤年損耗率控制在5%以內,較傳統存放方式延長3倍使用壽命,特別適合長江中下游多雨地區應用。實施時可根據企業預算分階段優化,初期重點落實架空墊高和基礎防水,逐步完善防護體系。

上一條:蕪湖木托盤在物流中如何提高效率?
下一條:沒有了